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1646节(1 / 3)

加入书签

未知这‘再造彼岸’,究竟是何意?这是否也是‘不能言说,一说就错’的事情?”

苏午摇了摇头:“这倒非是那些不能言说的事情。

之于‘再造彼岸’,亦是因我最近经历,而生出的对‘彼岸’之境的些许感悟——含光子如今,可能在此岸高山之上,遥望无尽天河,望见那天河尽头的‘彼岸’?”

“自此岸高山上往彼方看去,只能看到彼岸与此岸一般,山影连绵,无有穷尽,横断大海。”含光子回答道。

“含光子修行至今,一身道门修行,还有多少与‘三清’有牵连?”苏午再次问道。

李含光未有想到苏午突有此问,他有些意外地看了苏午一眼,继而又似是想到了甚么一般,收敛神色,向苏午回答道:“茅山师门祖辈口口相传,旦有借‘三清神谱修行之根基’,再造新法,脱离与原本法门牵连的时机之时,便不需犹豫,设法脱离旧有根基即是。

哪怕是从来不曾寻得这般时机,亦需努力为自身创造这般时机。

是以茅山宗中,‘魔身种道大法’最贵,盖因此法自一开始就自成根基,此法虽然凶险,但一向被茅山弟子作为‘脱胎换生’之上上选。我也曾修行魔身种道大法,炼成了一道劫身。

不过此后得仙人授下‘灵文金记’,便以此灵文根种脱离旧法,撇清与‘三清神谱’之干系,由此更进一步,登临彼岸。

我如今一身修行,与三清之牵连,不多于一成。”

“这是正法。”苏午点了点头。

“道门之中,与‘三清’有涉之事,虽极其隐秘,各派三缄其口,讳莫如深,但是道人修行到了一定层次,反而会得到师长的再三叮嘱,从各种旁枝细节之上暗示门下弟子,门下弟子自也会渐生远离三清神谱,另辟蹊径之念。”李含光眼神平静,向苏午问道,“掌教想来亦知此中隐秘。

而今掌教之修行,与三清有几成牵连?”

“自黄天法旨彻底修成,立下‘背阴大帝庙系’以后,我之道法修行,已不入三天之列。”苏午回道。

——这是十成十的摆脱与三清神谱之牵连了。

李含光对此亦甚为艳羡,同时亦有些许疑惑:“大贤良师开创‘太平道’,始有改换新天之志,但那般‘黄天’,其实也不曾脱离‘三天’之覆盖,所谓‘黄天’,亦须受有天命。

掌教而今何能以‘黄天法旨’,就直接摆脱三天纠缠,不与‘天命’牵涉?”

苏午张了张口,却一时未有言语。

他的‘黄天法旨’,与张角的黄天太平道,虽看似是一脉,实则本质上已经彻底不同。

此般黄天,不曾‘受有天命’。

生来根本就为开辟新天,为天授命!

“我之黄天,与黄天太平道虽有类似,实则根本不同。”苏午最终摇了摇头,向李含光如是说道,“此黄天道,不需借天命而兴太平世,只为打破旧有,再造乾坤。”

言辞之间,一缕缕昏黄气韵从苏午脑后飘散,聚集成黄天法旨。

苏午伸手引来黄天法旨,那法旨背面浮现出一列列字迹:

‘敕令天公将军列殿陛前。’

‘敕令翻坛倒洞祖师张五郎列殿陛前。’

‘敕令背阴大帝列殿陛前。’

……

“阁下是否要在这‘黄天法旨’之上留下一缕性识?也与我作同道,同为‘黄天道人’?”苏午将那一列列字迹展示于含光子,直接向其问道,“含光子之修行,最好与‘三清’一成牵扯也无。

此正与我所说‘再造彼岸’相关。

毕竟,那彼岸模糊不清,被元河所阻隔,而阁下想登临的那重彼岸,未必就是横渡元河之后看到的那重彼岸。

彼岸之上,也未必会有绝好风光。

可能正有你的因果源头在彼处张开口,等着阁下送上门去。

如此,唯有彻底抛却旧有因果,或能横渡不见彼岸的元河大江,以自身之修行,筑造阁下想要踏临的那重彼岸。”

李含光低眉沉思了片刻,沉声说道:“彼岸,莫非并非只是一道固有的‘岸’,那些恐怖存在,其实自身都化成了彼岸,等着此岸的鱼儿游过元河大江,将自身送进它们口中?!”

“这是我之猜测。

此三境中笼罩种种不可测度之诡谲,我之目见,未必就是真。”苏午点头说道,“但早做准备,摆脱自身与三清之纠缠,却总是必要的。”

“我明白了。”

李含光目光盯着那在苏午指尖盘旋飞转的黄天法旨,忽然道:“彼岸之境,恐怖横生,阁下今时有镇天下鬼祟,还太平人间之念,但历经修行,饱览邪异之后,亦能保持此心真性恒一不变?

假若阁下有朝一日踏临彼岸,忽也换了副心肠——

那在此黄天法旨之上留下性识的人,实与涉及三清神谱之道人无异。”

“倒确是如此。”苏午没有否定李含光所言,“人心易变,亘古如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