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559章(1 / 2)

加入书签

【与此同时,针对楚王的乱伦调查与巴蜀井盐的大规模生产也严重打击了齐系七王与淮南系、吴系的经济支柱。更绝的是,刘瑞在时间成熟时发起影响西汉格局的税收改革,通过各地的信息差让吴王以为关中缺钱,从而高价收集蜀地的南越铜并扩大钱厂的生产规模。这一决策不仅导致吴地的粮食产量一跌再跌,更是让吴王在之后的旱灾里不得不搞地域主义,把矛头转向中原的太子,由此爆发了景帝时的藩王之乱。】

【虽然从上帝的角度来看,刘瑞也是蕃王之乱的背后推动者,并且他在自己的日记里也大大方方地承认了这点,为此免了吴地黔首的五年劳役。可在史学家与当时的黔首看来,这都是吴王刘濞的错,甚至连吴国本地的黔首乃至吴王的好兄弟都当起关中的“带路党”,使其在不到一季的时间里平息叛乱,彻底收回各地藩王的自治权与免罪权,在诏狱或者关中的府邸里迎来一个体面的结局。】

(弹幕)【体面,实在是太体面了。】

(弹幕)【名为体面,实则是你不体面的话我就帮你体面。】

【至于隔得较远的藩王是怎么把梁王这个皇帝的亲弟给扯下水的,这还要讲景帝的萝卜是怎么把弟弟吊了六年之久,甚至在刘瑞当上太子后,景帝还给弟弟画饼,说是等薄姬去后就把梁王立为皇太弟,然后学高祖立白马之盟,让梁王承诺继位就立刘瑞为皇太侄。】

“不是吧!这话居然有人相信?”别说是心脏的政治家,就连村里的老文盲都老人地铁看手机道:“你都作古了还能管住大权在握的弟弟?能信的都是傻子,无可救药的傻子。”

“说这话的是傻子,信这话的更是傻子。”

文帝再次看向他那愚蠢的儿子,欲言又止了好一会儿后决定任其野蛮发展。

大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小儿子蠢点就蠢点。至少他蠢得人尽皆知后不易成为攻击对象。

【景帝的“真诚”与高超的画饼技术深深打动了梁王刘武,使他觉得自己成为皇太弟的梦想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在兄长的邀请下入京探讨吴王之乱,决定通过这场叛乱来证明自己可以成为兄长那样的一国之君。】

【事实证明,刘武的这次行动是冒进的,同时毁了梁王一脉的全部声誉。】

【景帝在研究帝王家庭关系的学者眼里一直都是缺爱的权威型父亲。从现已发掘的记录来看,你很难看到景帝在父亲这一角色上对孝高武帝乃至其他儿子的爱护。相反,要是把景帝看成教导儿子帝王学的老师或猎人,而刘瑞是他最出色的学生,那么便可理解景帝的行事逻辑。】

【同时也能明白刘武被“骗”入京后为何是刘瑞对付这个叔叔。因为在景帝看来,刘武就是用来测试刘瑞功课的期末考卷。测试刘瑞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储君之位,以及让失去梦想的刘武心甘情愿地为兄长对付吴王的大军。】

“他成功了。”文帝在天幕道出最终结果前就已明白了刘瑞的逻辑:“武儿在日食之后有且仅有一种自救方法,那就是把日食的锅甩给吴王,宣称这是朕的启示,让他协助启儿平息吴王之乱。”

至于关中是否相信这套说辞,反正只要表面过去,也不会有蠢货舞到梁王面前。

然而文帝还是小看了刘瑞的能耐,以及刘武能被侄子捶成啥样。

【梁王给文帝上坟的日子是原属奉常的太典星与宗正定的。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原属就能明白里头肯定是有刘瑞的手笔。】

“有意思。”另一时空里的刘邦赞道:“做老子的就怕儿子没有插人,不会插人。”

说罢似乎想了到什么,露出一副憋屎的表情。

番外(十二)

(弹幕)【别问,问就是科举大法好,像网一样轻易笼络所有人。】

(弹幕)【别问,问就是前人很难,不要以后人的视角肆意评判前人的一切。】

(弹幕)【别问,问就是你下属的下属不是你的下属,也有可能是别人的耳目。】

如果是现代人看到这条视频,一定会开启一场借古讽今的密语狂欢,看得古人云里雾里的,还以为是后人失去了表达能力,开始变成话不利索的巨婴。

【提到科举,就不得不提墨家的复兴与借少数派来打压多数的平衡之道。】天幕制止了弹幕继续没来由地发病,尽量以简洁的用词阐述了麻纸的出现,科举的诞生,以及在两大杀器接连诞生后所迎来的百家复兴:【这一说法可能会令某些粉丝感到冒犯,但是就延陵出土的竹简与后续讨论而言,皇帝将底层学者分成不同派别,然后在大学派里扶持几个意见相左的龙头来保证作为裁判的主流判定权是百事不灵的基操了。】

【往近的说有嘉靖时的党政,往远的说有武皇扶持寒门打压陇西贵族。】

【因此在刘瑞这个皇帝面前,重现先秦的百家复兴既是收买文人大唱自己的赞歌,亦是促进文景之后的社会发展,同时也借百家之手培养大量的预备人才,从而撕开权贵们的信息茧房,达成他的专权目的。】

正在记录有用信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