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203节(2 / 3)

加入书签

了跺脚,梗着脖子道:“这战靴新鲜行货怕不要上百两银子,若要定制起码还要翻上几翻,爷爷成日吃喝嫖赌还不够花用呢,哪有这许多钱置办新靴?”

赵峥新奇道:“靴子不是朝廷配发的吗?怎么还要自己置办?”

“配发的只合百户旗官去穿,爷爷……”

“闭嘴!”杨高学呵斥一声,又对赵峥笑道:“千户以上配发的战靴,虽也自带卸力效果,怎奈这厮气力太大、兵刃太重,实在是生受不住,所以便只能自己额外置办了。”

说实话,赵峥还真没了解过这方面的情况,当下又细问那卸力效果是何用处。

杨高学见他没有深究配发官靴的事情,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忙将战靴必备卸力功效的缘由说了。

却原来进入通玄境之后,武者的力气普遍都要暴涨一大截,就譬如说赵峥,现如今裸装力气已经达到了三千斤上下,估摸着吃完了破境福利,至少也能达到三千五百斤的力道。

届时再算上太太后援团的加成,怕不得有小五千斤。

相较的,使用的兵刃重量自然也都是大幅增加,这一来在平地上争斗还好,若到了不那么牢靠的所在,譬如屋顶、桥梁之类的地方,很可能刚一交手就搞得房倒屋塌。

考量到千户以上的武者,高来低去的很常见,这自带卸力效果的战靴理所当然就成了标配。

与之相配的,还有刻着符文,平时用来减轻兵刃重量的鞘、绳等物。

不过若是实力到了马宝、李定国等人的层次,也就用不着再借助外力辅助了。

了解了这些之后,赵峥就明白杨高学方才因何拦着董扬古抱怨了,显然是朝廷配发的官靴有猫腻,要不就是以次充好,要不就干脆是被掉包了。

在京城时,赵峥倒没听说过类似的情况,可能是天子脚下有所收敛的缘故。

“啧啧啧~”

这时董扬古重新穿好了战靴,啧啧有声的凑上来,重重一巴掌拍在赵峥肩头:“你小子还真行,就算是俺们司里那些千户,也没哪个能跟俺斗个平手的!”

杨高学忍不住翻白眼,心说若不是自己拦着,你怕是早就丢人现眼了,还好意思腆着脸说什么斗个平手。

但他也知道这浑人最受不得激,生怕戳穿了他,他又要闹着和赵峥打一场,因此就憋着没有开口。

至于赵峥……

他有理由怀疑这厮是在趁机报复,且不说这势大力沉的一拍,单只是摆弄完臭靴子,立刻就跑来触碰自己,就够膈应人的。

这时不远处的凉亭里,忽然传出潺潺水声,三人下意识看向亭内,却是怀庆知府范承谟,已经烧好了水,正恭谨的给洪承畴泡茶。

看来这屏蔽声音的布置是单向的,只防着外面打搅里面,却并不会阻止里面的声音传出来。

其实以洪承畴的本事,估计吹一口气就能把一大缸水烧开,但文人吗,就爱弄这形式主义的东西。

就在范承谟泡好茶水,准备退到一旁的时候,忽听洪承畴头也不抬的问了句:“你父亲是范文程?”

范承谟躬身答道:“正是先父。”

“原来是故人之后。”

洪承畴点点头,然后就没了言语。

眼见范承谟退回红泥小火炉旁,赵峥却是不由拧眉沉思,这什么‘范文程’,好像也是个平行时空里的名人,而且还和洪承畴的故事有关。

对了!

他好像就是那个看穿了洪承畴心思,笃定洪承畴会投降的人。

简而言之,就是另外一个大汉奸。

认亲

杨高学在一旁见赵峥皱眉沉吟,不由产生了误会,主动道:“赵公子莫非也听说过范公的事迹?”

听说是听说过,但估计和别人听说的不是一回事。

赵峥微微摇头道:“似有些印象,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唉~”

杨高学听了,便轻叹一声解释道:“范公三十多年前也曾做过知府,任内恰遇山海教作乱,范公以身殉国、妻女俱被教匪奸杀,只有范知府兄弟几人因在外求学侥幸逃过一劫。”

“原来是忠良之后。”

这话明明没什么毛病,但赵峥说起来总觉得有些别扭。

不过这倒也给他提了个醒,鞑清直接胎死腹中,清圣祖康麻子都在努力考武举,以为大明建功立业添砖加瓦为荣,那些历史上有污点的人,也未必还会走从前的老路,所以他也不能总用有色眼光看人。

当然了,水太凉除外。

听完范家的事迹,赵峥忽然又想起了对董扬古的熟悉感,于是转头问道:“听说董千户少年时曾撞过邪祟,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你说这个啊。”

董扬古把手伸进官袍里抓了抓胸毛,不以为意的道:“俺也记不大清了,只记的好像是俺姐夫犯了什么事,一家老小被押去京城问罪,俺打算跟去京城救人,结果半路上撞了邪,迷迷瞪瞪就跑到河南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