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696章(1 / 2)

加入书签

娘儿俩歇了中觉之后就在这里做着做衣裳了。

林小福没空学针线,林小春到是被娘教着了,现在开始自己的衣裳自己做。

林小福并不知道小妹在嘀咕什么,和赵子诚又回屋忙自己的去了,林余氏却是笑而不语。

第二天清早,他们去河边打渔,又喊了杨三爷爷来帮忙挑鱼,今天来买鱼的人不多,到是能多留一些了。

趁着天色亮堂起来,他们从村北上山,沿着熟悉的山路去寻以前看过的那几棵桃树、山楂、桂花……

这些野果野树,是越往山下越少、越往山上越多。

只因山岭路远,去的人少,阳光照到的地方,野果便在那里年年又年年地长生、成熟、坠落成肥再生长。

然而,再远一些也只能叹息放弃了,实在是除了赵子诚以外,没人有这能耐从那么高的山上背回一筐的重量。

就算是林小福也觉得吃力,根本不愿意为了这点东西去拼命。

何况余家少年们年纪并不大,大的正在出力,小的还要人照顾,别到时上山容易,下山时就哭爹喊娘。

因此,他们也只寻了几处地形不错的地方,看准地方后就随便带了两篓野桃回来,回到家时已是下午了。

这时节野桃熟得比家桃晚,但山里野桃没人摘动过,第一批正是成熟时。

他们人手少,只摘下这一批就够了,剩下的可以在中秋前后再去。

傍晚,方正扬过来也带来了两筐药材,林小福又给了一篮桃子送给方家。

稍晚些,赵子富也同林小禄一起过来了。

“二哥、二嫂,摘到桃子没有?”

原来他中午听林小禄说,他们今天上山寻桃子去了,顿时按捺不住嘴馋,连忙跟着跑来了。

“来了正好,带一篮子回去吧。”林小福并不因辛苦背下山的东西就小气,毫不在意地说道。

这些桃子毕竟是山里不要钱的野桃,又不是花果村买的,若是小气,反而招人不高兴。

再说过几天也是要这小子上山去背桃子的,自然要哄着他。

“这两天你可有打渔?”赵子诚却关切地问起来。

“我就傍晚帮大哥下两网,早上和傍晚也会去帮着挑担,到是不像之前那样打了。”

赵子富蹲在阳沟边上洗桃子吃,解释这两天的情况。

家里准备收掉茶摊又有些舍不得,就先把鱼丸子收了,只供着镇上的订单,这样活儿便轻松一点。

赵子添腾出了时间就在家打渔多下几网,先把镇上的货稳住,加上方家这两天就不在赵家拖鱼了,压力自然又轻了些。

虽然赚得没前两个月多,但是天气热,大家也能歇歇、缓口气儿。

加之河里的鱼没有之前好捞,减少用鱼的消耗,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至于到底要不要收摊,父子商量了一下,先凑和着再观望一下。

赵子富说到“观望”的时候,便下意识地瞄了二哥几眼。

担心他以后的出路

“不是观望生意,是观望我们吧。”林小福立刻就被赵子富的反应气到了。

这么明显的举动,可不就是这个意思?

赵子富撇撇嘴,却是既不解释也不反驳。

“子富,有想过以后做什么没有?”这时赵子诚却是神色平静地开口。

只不过他的话一开口,却让人难以平静。

“以后?”赵子富表情怔愣地看着二哥,显然没想到他突然这么问是几个意思。

“嗯。”赵子诚郑重其事地点头,“禄儿以后想学医,努力的目标是很明确的,你呢?”

虽说赵子富是要走科举,明年就要参加县试和府试,但能不能考上又有谁知道呢。

他原来读书就是个半调子,想要科举也是他们这一批同窗大多都是要去试试手的,他若不试何来的面子?

后来也就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开始认真读起了书,到底是底子不如罗扬的。

至于林银宝,或许两人还有得一拼,但毕竟还没下场,谁也不知这桶水有多少。

因此,做为哥哥,难免要问及小弟,言下之意,若是将来科举不好走、或是放弃这条路,以什么为生。

“……我到是不敢想自己学医是什么样子,不过种田我肯定不行,打渔也不能当一辈子的饭吃,太不安稳了。”

赵子富到也没有慌乱无措,也没有不敢说的,因为他知道,二哥这么问,是在担心他以后的出路。

“我和大家其实都讨论过这问题,尤其最近大家都知道二哥你不当猎户了,跑起生意来了,让他们都很佩服,说有本事的人,不管干什么都是有本事的。”

“那时我也想过,现在我尽量多读点书,多识点字,如果科举不好走,我再学算帐,以后在镇上能找个帐房当当,或许也不错。”

“只是我还年轻,我又不想把自己困在帐房里,每天帮别人算赚头,或者我到时候找个伙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