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724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她也明白,赵子富说的没空是什么意思,理由和她刚说的一样啊。

林小福去厨房看了看菜,又去捉了两条鱼出来,让娘再做个红烧鱼出来。

请了客,赵子富也来了,一碗红烧肉、一只烤鸭、一碗鱼汤不知够不够吃,反正鱼不要钱,再添个碗也无妨。

等她从厨房端了茶出来时,就见赵子诚和杨武叔各肩了一捆竹子正好回来。

于是她把茶给其他三人喝后,立刻又去为他们倒茶。

“二嫂,我也渴了。”赵子富连忙喊了一声。

“你怎么还不回家?家里知道你跑这儿来了吗?”林小福却扭头提了一句。

“我让王老六带信儿回去了,我答应带个桃子给他吃的。”赵子富连忙解释。

林小福忍了忍,才没有再翻白眼。

不过赵子富却有眼色得很,怕二嫂说他又跑来蹭饭吃,于是也帮着二哥打下手,表示他没吃白饭。

那边篱笆也做好了,也过来帮忙。

几根竹子把底部削尖,地面挖个小坑出来,再把竹尖用力扎进土里,把上面拿土覆上夯实了。

如此扎了几根再以长竹横向摆放,以麻绳绑紧稳固住,等搭上毡布就能做成一面墙了。

当然也可以拿稻草编出长帘挂上去挡风雨。

只不过林家自然是没有这些东西的,但杨家和周家有啊,这主意还是周大爷主动提及的。

现在没有稻草但有麦草啊。

林小福一听便道了谢,笑道:“那就有劳周大爷了,看着给一些就好,若家里有用处的,不用勉强,到时我往村里四处都弄一些来,这草帘子也就扎上啦。”

“好说好说,到时拿上两捆过来就是。”周大爷大方地摆摆手,笑道。

能搭草帘子,自然就不用另外买毡布了,杨三爷爷也很赞同。

但他没有开口说自家有,却在当晚送了两捆过来,说是多的喂马。

而现在,他们还在倾力扎着竹架,只要扎两侧与顶棚就行,顶棚的横杆则是早就扎紧了再立起来的。

一阵忙碌总算做完,林小福连忙喊林小福去打水给大家洗手,又让林小福去摆桌准备吃饭。

有了男客如杨文叔和杨武叔在,林余氏自是不会出来同大家一起吃饭的,甚至帮忙的事儿,都是林小福在张罗,她只在厨房里干活。

清理障碍

林余氏留了些菜在厨房里,林小禄也把堂屋里的饭桌摆了起来。

赵子富也帮着端菜,和林小禄还争执了一下,才一人端红烧肉、一人端烤鸭,差点流口水。

林小福在灶前见了不由摇头,很是无奈。

这哥俩如今到是处得不错,可也太不错了吧,竟然连哪个端肉都能争起来,太馋嘴了好么。

家里还有招待外公时剩下的一点酒,赵子诚拿了出来,在堂屋里招待客人先吃上了。

林小福和小妹也没去堂屋,就在厨房桌前坐下,陪娘一起吃饭。

堂屋有赵子诚和林小禄在,到也不算失礼。

吃了中饭后,赵子诚就赶了马车同周大爷过去,搬了两大捆麦草拖回来。

回来也没闲着,就扎出了薄草帘子,但这些显然是不能防雨的,因此赵子诚又赶马车准备回家去要些麦草来。

赵子富和林小禄连忙爬到马车上坐着,欢欢喜喜地搭便车去赵家,转回时再去上学。

赵家,今天赵子添和爹往镇上送了鱼回来后,就要上山去挑柴,但爹不放心他一个人上去,又不想喊人上去而知道小木屋的存在。

因为赵子添说过那附近环境不错,有柴砍、有木耳摘还有桃子。

最后赵子添也没能去成,只能等赵子诚回来再一起上去。

见到赵子诚赶着马车过来很是惊讶。

“这是师父进货的马车,让我们赶回来用着,去镇上方便一点。”赵子诚这么解释。

听说他要麦草搭草棚放车,赵子添二话不说,就去拖了三大捆出来,却也不好意思地道:“你这两天都要去镇上么?”

“不去,明天要上山砍柴,铺子租下了,也要柴用,家里柴也要攒一攒。”赵子诚连忙解释。

“那太好了,明天我同你一起上去,那柴还没挑回来呢。”赵子添一听顿时高兴地道。

赵子诚看了大哥一眼,顿时明白,连忙点头。

这天赶在傍晚前,赵子诚在杨家父子的帮忙下,和了泥,把竹子搭成的凉棚糊了顶、搭了一半边墙,变成了可以挡风雨的草棚。

傍晚打了些鱼回来,第二天就上山砍柴去了,林小福照例背上了背篓同去。

赵子添则是送鱼回来,再按照记忆自己找上去的。

这回知道赵子诚在山上,赵长禄才松口。

赵子添和爹约定了个差不多的时间,就让爹把驴车赶到山脚下,这样他下到山脚就能歇一歇,也能省点儿力气,来回两趟就能搬下不少了。

这一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