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891章(1 / 2)

加入书签

而眼下,贵人的手正伸向赵家。

当天歇午觉起来,林小福就和赵子诚把所有屋子都收拾了一遍,等着客人上门。

傍晚时,赵子富也搭上了余家的驴车。

虽然雪地里不刮风也冷,但他们人多,挤在一起也不怕冷。

余家就有五个少年,再加上杨家三兄弟,到了大林村口遇着等车的赵子富,就一并带上了。

安置

余杏儿和最小的余程拓到底没能过来,因为天太冷了怕路上冻着,所以不管他们如何哭闹,都没得到允许。

傍晚时,林余氏已经在家里做饭了,大米饭滤过米汤之后,就将五花肉铺在米饭上,又炖了鸡汤、羊肉火锅。

几个菜色和中午在药铺时吃的差不多,但也考虑了天冷、人多、便捷的原因。

这时候的火锅是肯定要有的,表弟们来了,鸡汤肯定也是要有的。

林小福从来在吃的问题上都很大方。

送大家来的大表哥余程光,这样的天气里,余老爷子一把年纪了,家里人也不敢让他赶车怕冻着,冬天里若是病下可就难熬了。

余程光是年轻后生,过来也能和弟弟们挤炕。

但余程光来的另一个意思,林小福和林余氏心里都明白,但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他们赶到镇上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便没有去药铺,而是先到这边来安置。

菜准备得不多,但数量不少,又都是少年人,吃得很是热闹。

就连方长宇和方翠也过来了,虽然余杏儿没来,但方翠与林小春已经情同姐妹,喊过来吃饭就立刻过来了。

赵子诚中午喝过酒,晚上又陪余程光喝酒,到是杨诚惦着还要去接赵迎春,不敢多喝。

饭后,杨诚就和赵子富先出了门,提着灯笼快步去镇东。

虽然有驴车,但这时候若不是路太远,其实他们也不愿意坐车,因为比走路还冷。

林余氏则帮着把各屋的炕都烧起来了。

林小春晚上跟着方翠去方家住,林小禄则跟着娘和赵岳住。

西屋的炕就给了余家六兄弟住,把罗汉床也铺了厚厚的被子,炕屋都暖和,睡罗汉床也不会嫌冷。

杨家的老六杨晔、老七杨瑞就跟赵子富住,杨诚自然是和赵迎春去东角院的。

这样很容易就把人都安置下来了,都有热炕也不怕冻着谁,大的读书郎聚在赵子诚的屋里谈天说地也谈自己看过的科举文章。

小的几个就和林小禄在院子里学拳,打了一阵就回屋洗漱,背了会儿功课就睡觉去。

林小禄却在炕上和赵岳玩了会儿游戏,这才一起睡下。

林小福看了各屋的情况,也准备回屋了,就看到余程光进了东屋。

她就知道余家急着要答案,话早已和娘说透,也就不过问了,她回屋等着赵子诚来伺候洗漱。

夜里歇下后,俩人躺在被窝里还是说起了这件事情。

“余家这事儿真是没办法,还好咱们不卖鲜果。”赵子诚听后便微微一叹。

端午时节,他们从余家进了不少枇杷和杨梅,后来又进了杏子和桃子等水果。

且不管他们进了这些水果做什么,至少是给余家销了不少货的。

如今余家自己要到镇上来,就意味着,他们再进水果是不能与余家生意相重的。

杨家来镇上,生意其实一直是依托着赵家食府的,这是一个最好的位置,若赵家的铺子是旺铺,那杨家的摊子就是旺摊了。

也难怪杨家一直那么帮着赵家干活。

记得这个事实

而余家不管是沿街叫卖还是在药铺门前摆摊,都拦断了林小福想要卖鲜果的机会,所以赵子诚才有此一叹。

还好咱们不卖鲜果。

这样就不用担心生意上的竞争了,就不知道余家有没有想到这一点?

但不管如何,余家开了口还这般急于问清他们的意思,可见势在必得。

而他们除非像对待林家大房和三房那般,不然根本就没有拒绝的余地,最多就是把话说清楚,再让余家承了林余氏的人情。

林小福自己并不想多管。

因为她清楚,娘一定会答应,才会在当时将话摊开来说清楚,提醒娘别在现在的亲情里迷失了,当初这份亲情余家可没给过她。

林小华的死,除了自家的情况所致,最大的责任在林老太太和两房兄弟,当然余家的无情也撇不清责任。

林小福希望娘记得这个事实。

第二天早上,林小福是在少年们叽叽喳喳的热闹声里醒过来的。

赵子诚在一帮小兄弟的期待请求下,在院中练了一套呼呼生风的拳,看得大家欢呼不已。

赵子诚让林小禄继续教大家练拳,他还要照顾媳妇儿起床呢。

林小禄于是将大姐夫照顾大姐的种种事说出来炫耀了一下。

杨诚和赵子富先和赵迎春去了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