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975章(1 / 2)

加入书签

他们每天忙得不亦乐呼,方翠如今没事儿做了,也跟着跑进跑去,嚷着也要学医,做为亲大哥,自然不会阻拦她。

袁乐心没凑这热闹,她这一路都抱着算盘在练习,已经能拿着简单的模拟帐本,开始打算盘算帐了。

明明是小小年纪,卯起来学也是十分可怕的,学习力惊人。

林小福自己没有空,已经交代湛华给这帮小的找先生了,到时就在铺子里二楼开课。

药铺这么大,其实经营面积却不需要这么大,四个铺头已非常宽敞,加上主药材都在后院里,二楼几乎空着,又让胡不归做了一个和李桥药铺一样的格局,平时他也不会一直在后院里呆着,会在这里坐着喝茶看书。

林小福就把另一边也隔了,依然做成可以读书、抄方的地方。

不过这间铺子两边都有楼梯,就没有像李桥那样连着,而是彻底分隔成了两个隔间,互不影响。

不能暴露

湛华很快找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来当夫子。

老头姓何,原来是开私塾的,如今年纪大精力不够,就将私塾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但他教了一辈子书闲着又不习惯,于是一听要教几个孩子,立刻就答应了。

而他要教的孩子只有林小春、袁乐善、袁乐心、方翠和小白虎。

都是没有正经上过学的,因而,就从启蒙开始教,主要教认字、释义,不考科举。

因而,上课的重点是什么,做为老夫子自然明白的。

然而林小春和袁乐善每天早上要跟着方长学去清点药材、看库存,还要晒药,快中午时要去给袁义为治疗,只有下午才得空。

方翠本来也跟着跑,但她入门太晚,跟着大哥跑了几天发觉她跟不上进步,但若要大哥停下来多教她,就会耽搁其他人的进步。

于是有了老夫子之后,她就乖乖呆在这边读书识字了。

另两个欢喜认真的学生,就是袁乐心和小白虎了。

小白虎当然认字,还会开医方治病呢,奈何他这年纪要低调呀,不能暴露自己无师自通的天才之能,只好闷着性子来上学了。

好在这对于他也是新鲜的,因而还能坚持下来。

方长宇和林小禄自然不会来上启蒙班,到是知道何老夫子家开私塾的,观察了他两天觉得人品不错之后,就把方长宇和林小禄送过去了。

方长宇还只是童生,继续读书也是可行的,等考上秀才就可以送去太学继续深造。

家里人都安置下来也就两天时间,生意也如常冷清地做着。

归云庄的铺子有湛华在跟进,赵子诚面对一堆帐本有些头痛,林小福一边跟进攒货的事情、一边帮他看帐。

孩子就满三个月了,除了喂食,多数时候就是林余氏带着。

小姑娘们忙着学习,白天也不在院子里,林余氏幸亏还有外孙要带,在这陌生环境里到也没有觉得寂寞。

有时她也会抱了孩子去西边院子里,方郑氏和刘大娘都可以陪着说说家常话儿。

方郑氏也看出来了刘大娘的一些心思,但也有眼色地没有多嘴,只是私下里问过方长学,袁义为的腿治好的希望多大。

方长学却自信地道:“不说今年能不能站起来,明年肯定可以。”

主要是刚熬过北方的冬天,又经过一路奔波,南方又遇到雨季,都会受到影响。

但他没说的是,有高人在啊,只是高人太忙了,没有仔细跟进病例而以教学为主,到是不好说效果如何了。

但是让他刮目相看的是,一个不懂医术的男子,竟然将两套银针施得流畅自然,进步神速。

六月十六,正是孩子满三个月的日子,只不过铺子里如往常一样清闲,上午却来了一个拿着风寒方子要抓药的客人。

客人带了管家在身边,虽然低调,但身后还跟了两个随从,自然让人不敢大意。

就算是在这权贵满大街的京城里,这样的客人也可见身份不一般的。

方长学在忙着晒药,铺中有两个伙计,这时候帮着坐柜的是纪元慎。

纪元慎看着眼熟的客人,脸色却瞬间变得苍白起来。

本以为晚景凄凉

赵王爷没有认出来纪元慎,但见他脸色这才想起来是谁。

“纪公子,你在这里呀,近来可好?”赵王爷笑着打了招呼。

“给王爷请安。”纪元慎回过神来吓得连忙起身,就要走出柜台下跪。

“免礼,本王微服出门,你莫要行礼惊了别人,以后叫赵老爷便可。”赵王连忙阻止,扭头看了看铺中。

两个伙计原本一个在门口领了客人进来、一个在柜台后面搭着梯子擦拭药柜。

此时听见这边动静但也没听清说什么,毕竟双方说话声音都很低,也是纪元慎机敏,想到了赵王常微服出行的事情,留了个心眼儿。

此时听见果然如此,自然是不敢行大礼以免暴露贵人身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