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369章(1 / 2)

加入书签

宋世尧的脸色也十分难看,相比起愤怒,他现在反而更担心宋家军的众位将士,哪怕没他们三个将领在,但以宋家军的能力,应该不至于让那帮蛮夷人闯进城门才对?

所以宋家军的兄弟们是不是也出什么事了?

“情况还不止这些,在来南蛮的路上我们遇到了好几拨的流民,从他们那里我们还得知了不少的事情”

胡大志再次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讲述了起来,当初在护送宋家这一批流犯的路上,虽然也遇到过土匪跟难民,可他也以为只是陕州官员的失职与不作为,才造成了百姓民不聊生。

可他再次踏上来南蛮的路上,他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井底之蛙,所知道的信息太少了,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好几拨人,且还是从不同地方往宁州逃难的人。

除了京城与宁州,几乎其他几个府城都乱套了!

陕州官匪勾结,匪徒横行,无数老百姓遭受到迫害却无处伸冤,只能纷纷避难逃离,而蜀州正在经历干旱断粮危机,其实这事已有大半年了,但外界却毫不知情。

最后还是逃出来的灾民爆出来的,否则大家还不知道蜀州的情况如此艰难。

至于关州也不平静,据说前段时间府城内出现了好几拨不明人士,甚至还刺伤了安亲王,据放出来的消息,那些人是京城派去刺杀安亲王的。

因此,安亲王被逼无奈,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反了。

如果说甘州是人为的兵祸,那陕州就是内乱,而关州则是逆反,蜀州就是妥妥的天灾了。

可以说,整个东楚即将大乱!

如今东楚的几大州府就剩宁州与京城条件最好,相对也比较安稳,但京城处在天子脚下,权贵太多,再加上老百姓都知道当今皇帝昏庸无能,奸臣当道,自然不愿意逃去京城。

即便去了京城怕也没什么安生日子。

所以,无数难民纷纷选择去宁州城避难,因为宁州物产丰富、富庶繁华,且江河之多,完全不担心会干旱缺水缺粮的问题。

至于南蛮这个荒凉地,自然不在大家逃难的考虑范围内。

乱象2

这一路每每想起来,胡大志都无比庆幸自己带着亲友逃离了灾难漩涡。

而南蛮虽然偏远贫瘠,但胜在安全啊,如今无数难民涌向宁州,怕是要不了多久,也会出现问题,根本不是长久之地。

相比其他几个府城,南蛮人少还穷,在几个府城彻底出事之前,至少不会引起其他分派的争斗或内乱。

要不是他带着一帮亲友来南蛮投诚,恐怕都不知道外面的世道如此紊乱,估计还浑然不知的在京城混日子,或许大难临头了都不知晓。

到那时,他跟亲友们怕是只有等死的份了。

好在如今他们平安到达了白云村,与宋家汇合了,有他们在,他这心里也安心了不少。

“这一路我们遇上了好几次流寇土匪,好在有夏姑娘跟二爷赠予的防身武器,咱们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到了这里,我所知道的情况就这些了。”

“”

听完胡大志的讲述,整个帐篷里无比的沉默与寂静,众人神情各异,但脸色却都很难看。

众人久久无语,一时之间心情很是沉重、复杂,在座的都是东楚人,任谁听了这些事心情会好受?

真要说的话,估计也就夏柠的感受要轻一些,但她听到各处的天灾人祸,还是很为那些老百姓感到痛心,毕竟最遭罪、最无辜的就是他们了。

“哎~”

良久之后,寂静的帐篷内响起一道沉闷的叹息。

“这天下真就真就乱了吗?”

吴兴一脸难以置信,心里的震撼久久难平,实在没想到外面的世界竟如此混乱,又是天灾又是人祸的,比他想象中还要可怕!

估计他们当中,除了夏柠以外,就属他的感受没那么深刻了。

而李村长他们,虽同是农家人,但他们却经历了土匪与逃难,这一路上也算见识了不少,相比白云村的‘孤陋寡闻’,他们对如今的世道更深有体会。

白云村的确十分贫瘠又偏僻,但这里却远离了一切纷争,也就导致住在这里的人无法过多的接触到外面的世界,再加上白云村的消息滞后,很多事情他们都不知道。

就比如宋家的身份,这还是在他当了干部后,才陆陆续续了解清楚大家的身份状况。

当然,这对他们这些人而言并不重要,在南蛮这个地方,身份尊卑倒是其次,有没有钱才是最重要的。

“哎~好在咱们村逃出来了。”李村长再次深感庆幸,这辈子他做的最正确、最聪明的决定就是跟随宋家了。

以前还觉得穷日子可怕,如今才发觉比起金钱,命才是最重要的。

“各位怎么看?”宋世尧缓缓开口。

宋安邦立马道,“我认为要尽快加强训练,最好让全村人都能有个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村口也要严加部署,我们现在的防卫人手还是太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