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795章 朱慈烺进京(1 / 2)

加入书签

就在全天下多盯着京师的时候,旧朝太子朱慈烺却莫名其妙的踏上了京师的履行,与之随行的还有许多前朝的宗室。

大家都很幸福,可以重建神都回归大明之手,他们这些不肖子孙死后也不至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

众人有说有笑,恨不得早日回归神京,祭拜宗庙。

至于徐梁的宽仁,早就被他们忘到了一边儿,在他们看来,徐梁作为崇祯皇帝的旧臣,这般做法是理所应当的。

甚至队伍之中,还有了徐梁并未朱氏之人,如今神都归附,他也该还朝给朱慈烺了。

当然,这般说话只在宗室里流行,因为到了眼下时节,再眼瞎的臣子,也不会再有这种幻想了。

朱慈烺的内心却很复杂。

因为他想起了一个故事,韩林儿是在被太祖皇帝迎回的路上沉将的,此时此刻自己面临的情景,与韩林儿何其相似。

若是有人意会错了陛下的念头,将自己杀死在半路,那可如何是好?

朱慈烺倒不是怕死,其实当时京师告破,他便自认为自己已经死过一次了,他是担心自己死的没有价值。

所以他特意嘱咐车队走的慢一些,尽量不要给别人留下口实,显得自己非常急迫的样子。

如果徐梁直接入京,他不会有什么不满意,甚至连皇姐也是认为,徐梁理所当然的,哦不,陛下应该理所当然的率先入京。

如今徐梁却停留在天津卫,全天下的百姓都看着自己,朱慈烺只能硬着头皮回京师,听着大家伙那没有脑子的幻想,朱慈烺甚至一度想要自杀。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当初的辉煌。

大明早就没有了。

现在的大明,还是之前的大明吗?

一群废物,打天下的时候,一个个都不行。

到现在想着坐天下。

想桃子吃呢。

随行的官员没有宗室这般复杂的情绪,他们都很开心,恨不得一个个肋生双翅去面见圣上,他们有的之前属于忠于旧朝,有的属于对大明失望之极,有的则是徐梁培养起来的臣子,不过此时大家都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参与这一场盛事。

一场开天辟地的盛世。

如今的陆路倒是通畅安全,经过大乱之后,北地百姓人心思安,只求吃饱饭。新朝派驻的各地行政官员或许不如国变之前的官员有文采,有些县份里的书吏甚至连字都认不全,然而工作效率却比之前的官员高出不少。

程贤从一个商人,做到了内阁首辅,又是徐梁的岳父,在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个挂名首辅的时候,他却在睁着浑浊的双眼,将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

“两千年来,为官者只有大义,没有纲领,百姓得遇一个好官,三生庆幸。碰到贪官污吏,倒霉三年。如今陛下以天赐之才,将如何为官、要做些什么,考核什么,说得清清楚楚,就算是资质种下之辈,略加传授,也能照本宣科,逐项对照,使民生大安。”程贤缓缓口述,让门下学生书写成文。

过了七十岁之后,程贤的眼睛就越发显得珍惜,平日书信都由学生代笔。

这封信正是送往南京旧友手中,让他们推荐门下资质寻常者考女丁科。选派入官,而不要去挤科举的独木桥。

相比科举那种满天下取三四百人的竞争型考试,文化水平考试和各种职业考试就显得简单而且人性。

再不是优中选优的纠结。而是量才而用,这无疑让绝大多数读过书,未读得精的人有了一条入仕的途径。

眼看着曾经看不起的人都成为了知府、参政,谁能不眼红?大明最让人仰慕的是进士么?

不!是官身!

进士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进士官的上升通道更为通畅,而且能够直达位极人臣的梦想。如果天家选士的方式偏向于国子监、女丁科,那么受到重视的科目自然转向了监学。

这种话徐梁不能说得太直白。否则就是对所有进士,以及有自信考进士的人开战。反之有程贤来说,就有意义的多,因为朝堂之人,文人多要要与内阁首辅团结的。

而程贤此般,也隐隐还有点拨后人的意思。

如今正赶上神京恢复,有小道消息说朝廷要开恩科。这消息不管是否确凿。都引发了许多江南士子前往北方。江南的报纸上也纷纷鼓吹山东等地治下安泰。实乃大乱之后的大兴之势。明代士子固然有放嘴炮的习惯,但实事求是还是基本底线,都希望能够亲眼看看“虎狼之治”是否属实。

“如今行到天津,曾经乱世末日之象果然尽退,眼看便有治世。”官道之上,三辆足可称之为奢华的四轮马车缓缓行驶。

最后一辆车中端坐着两个贵人,年纪大约五十上下,容貌中却带着一丝顽气。显然不是官场中人。

这人说完,突然又叹了口气道:“大明气数未尽。我张氏却未必能再也有百年门第了。”

“宗子大兄何以如此悲观,天下既定,我家总有能够再起之时。”另一人笑道:“且来喝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