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250节(2 / 3)

加入书签

“魏王命令卫国国君去拜见他,卫国国君去了之后,他就把卫国国君杀了。”蔡泽脸上露出嘲讽的冷笑,“他以为这么做,能挽回自己的威信。”

秦王柱摸了摸脑袋:“这……这比我君父还过分。”

秦昭襄王最大的黑历史就是诱骗楚怀王入秦后将其囚禁,致使楚怀王在秦国郁郁而终。

但即便是秦昭襄王,也只是软禁楚怀王,好吃好喝地供着他,只是不准他回国。命令他国国君前来拜见,然后直接杀掉,这也太……

荀子默默喝了一口米酒。连秦王都认为魏王此举太过,魏王,哼。

朱襄也默默可了一口米酒压压惊。

此时礼乐崩坏,一个国君比一个国君寡义无耻。对比来对比去,被中原文明排斥在外的蛮夷秦国国君和楚国国君,居然道德还稍稍高一些了。

魏王此举居然比战国大魔王、良心深海沟秦昭襄王还令人不屑。

这是什么让人笑不出来的地狱笑话?

再喝一口米酒压压惊。

在原本历史中,魏王会在公元前252年才执杀卫怀君,因为信陵君在公元前253年抑郁而终了。

魏王猜忌魏无忌,夺走魏无忌的兵权,导致最后一次六国合纵攻秦失败后,一无所有的魏无忌被软禁在魏国,整日以酒消愁,公元前253年病逝。

魏无忌死后,魏王这才心慌了。

他知道秦国不来攻打魏王,正是因为信陵君的震慑。

秦国不是打不过有信陵君的魏国,只是很麻烦,所以先绕开魏国。

现在信陵君死了,所有魏国贵族都知道,秦国人可能要打过来了。

魏王在排挤猜忌魏无忌的时候,朝中群臣都认可了。

虽然有同情魏无忌的人,但他们不能忤逆魏王的意见。而大部分魏国贵族对魏无忌不仅心存嫉妒,也不满信陵君的处事行为。

信陵君结交朋友和收留门客不看出身,只看才华和自己的眼缘。他常常与一些庶民门客平等相交,连姐夫平原君都曾经对此颇有微词,所以魏国贵族,特别是与信陵君同为魏国公子的一些人,对信陵君就更加不满。

信陵君每次掌握权力,都会将手下门客安插在重要职位。

这在战国是惯例。贵族的家臣,就是在贵族得势的时候充当下属的。

但信陵君那些门客出身不好,比如他带去冲锋陷阵的先锋,居然是个屠狗之辈。魏国贵族不认可这些人站在自己头上,获得自己立不了的功劳。

所以魏国贵族既敬仰魏无忌,依赖魏无忌,又“瞧不起”魏无忌的处事。

这一切在魏无忌死后就不一样了。

魏无忌活着的时候,即便他们对魏无忌不好,秦国攻打过来时,身为魏公子的魏无忌还是会为魏国卖命,所以他们肆无忌惮。

魏无忌死了,他们就算跪下给魏无忌磕头磕到头破血流,魏无忌也不可能领兵保护魏国了。

于是魏国朝堂对魏王的不满声音日益加重,魏王的威信一落千丈。

这时候魏王才病急乱投医,用了执杀卫怀君,立自己女婿为卫国国君,将卫国完全纳入魏国的招数来彰显自己的能力。

现在魏无忌虽然没死,但跑去为赵国戍边,直言不会再回魏国。魏王的病急乱投医便提前了。

卫国就那么点地,现在是几国的缓冲地带。魏王就算占领了这一块地方也没有利益,还因为对待卫国国君的野蛮行为而让人不齿。

“如果这样的行为能让魏王在魏国的威信上升,卿大夫因此支持魏王,那么魏国合该灭亡了。”朱襄点评道。

荀子颔首,无声认同。

这不仅是荀子在礼法上不认可魏王。他在礼法上也不认可秦昭襄王,但也说秦昭襄王是个有为国君。

荀子一向很务实。

魏王不仅侮辱了自己的名声,还没获得任何好处。这样的愚蠢,如果能让魏国士人认同,那么整个魏国从上到下都很愚蠢,便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荀子有时候对秦王和秦国不满的时候,在心里扒拉一下七国君王,总会无奈地叹口气,然后接受如今不太满意的现实。

没办法,秦国和秦王是不好,但六国更烂,烂到荀子看不到任何他们会赢的希望。

甚至说难听些,哪怕他们获得了鬼神相助,战胜了秦国,他们统一天下后,可能也没有荀子现在看在眼中的几个秦王对天下好。

荀子对鲁儒们也是如此说的。

如果他们不满意秦王,就去寻一个比秦王更好的国君投靠。

这个世界不是静止不动的,不可能如鲁儒所想的那样保持原样。

如果如鲁儒所想的那般,鲁国也就不会灭亡,鲁儒也不会逃亡了。荀子最看不起鲁儒那群把头埋在书堆里,完全逃避现实的懦弱模样。

不愧是贱儒孟氏的弟子,身上没有半点让人看得起的地方。

天下总会被统一,七国中有六国一定会很快灭亡。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