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一百一十八崭露头角(1 / 2)

加入书签

小鱼写三国是为西游做铺垫,不喜欢历史的,可以越过不看。

黄巾起义的爆发,让颍州书院所有有识之士不约而同的一起来到了明玄所开的医馆中。

医馆左右挂着的对联,左书“治天下之病,”右书“救天下之人。”而他们此来,就是来询问这救人之术。

儒家文化虽然经过明玄在汉武帝时期的有意更改,没有形成向后世一样,儒文化一家独大的情形,但是以孔圣人为首的儒文化,还是除却道家之外的另一深入人心之学术。

修道之士,都是方外之人,所以人家的凡人,还是以尊崇儒文化的居多,而道教,则属于“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所以,儒家的那一套,虽然明玄不怎么喜欢,但是还是流传了下来,只不过,有了道家的无形的钳制,儒文化并没有做到一家独大的效果。

而有了道家的地位,张角才能在建立“太平道”后,能凭借道家一说,迷惑了十数万之众教徒,开始了东汉末年,让整个东汉频与崩溃的黄巾起义。

医圣张机张仲景在前面的柜台上应付各种病人,而明玄,则跟十数位颍州书院的学子讨论黄巾起义的事情。

而根据才能的不同,所学的不同,郭嘉、徐庶、戏志才、荀彧、荀攸对黄巾起义之事早有预见,而如陈群等等,则是后知后觉,但也从容以对。

当明玄将学院的学子们都应付完毕,离开了后,这里,只余下了郭嘉与徐庶两人。

冰嘉、徐庶两人与明玄相识最早,对明玄的神秘也了解的比别人多一些,而郭嘉,能以自己的直觉,来判断事情,似乎打定了主义,要赖定了明玄,每日都前来讨要酒水。到时徐庶,有时因为学业的原因,偶有不来的时候。

明玄对于黄巾起义一事,细细想了一遍,按照中国附带的历史,黄巾起义虽然未能推翻汉王朝,但是也让汉王朝失去了根本,而导致诸侯并起,再现春秋战国之时。

而东汉末年后,就是三国的开始,曹操,刘备,孙权,个凭本事,都开创了自己的一片锦绣山川。而就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儿说,明玄还是比较中意一代枭雄,曹操。

曹操祖父曹腾在汉桓帝时担任官职,封为费亭侯。父亲曹嵩据考本姓夏侯,后成为曹腾养子并改姓继承侯爵。曹操小名阿瞒、吉利,故而有曹阿瞒之说。年轻时期的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社会上没有人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许劭,字子将,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此说乃裴松之注引孙盛异同杂语,待考)于公元184年汉末黄巾起义时显露头角,后被封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参与了天下诸侯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纵横乱世,南征北战,先后战胜了吕布、袁术,并接受了张绣的投降。公元200年10月,曹操在官渡(河南中牟县东北)以少胜多挫败河北袁绍10万军队,公元201年在仓亭(河南管县东北)再次击破袁绍大军,并于公元207年十二月北伐三郡乌桓,彻底铲除了袁氏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公元208年,成为东汉政权丞相。公元208年7月,曹操南征荆州刘表,12月于赤壁与孙刘联军作战,失利。公元211年7月,曹操领军西征击败了以马超为首的关中诸军,构筑了整个魏国基础。公元212年又击败了汉中张鲁,至此,三国鼎立之势基本成型。公元213年,汉献帝派御史大夫册封曹操为魏国国王,于邺城建立魏国王宫,享有天子之制,获得“参拜不名、剑履上殿”的至高权力。公元220年,曹操于洛阳逝世,享年66岁,谥号“武王”葬于高陵。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谥为“武帝。”

(曹操的经历实在是太长了一些,小鱼也很佩服曹操,所以就在百度百科上全复制了过来。)

曹操的大部分,明玄是很满意的,但是对曹操为父报仇,从而屠城之事,也是不喜,而明玄相信,经过自己的微控,能让曹操变得比之以前,要好狠多,至少不会在有屠城的事情发生。

而在典韦知道了黄巾起义,城破后会大肆破坏,所以典韦也就不在出去了,而是每天接受墨玄的教导,勤修武艺,保护根本就不用他保护的明玄。

明玄的神奇医术,受益最多的,还是颍州城的百姓,而淳朴的百姓,在得知了黄巾起义后的暴行后,纷纷前来相问,准备在黄巾军来颍州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保护明玄的周全。

在黄巾军在十三州大肆攻击了不少州府后,东汉朝廷也终于反应了过来,任命何太后之兄何进担任大将军,派出皇甫嵩率领中央军前往黄巾军起义领导人张角所在之处,冀州,前来镇压。

而与此同时,三国其他各地的诸侯也纷纷在乱世之时显现,刘备得到商人张世平、苏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