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484节(1 / 2)

加入书签

那是一个能被法家领袖惦念一番,还全身而退的人才啊!

荀轲也教出了很多很有才能的子弟,在夏朝发光发热着。

“没听他说么?人家当初也是跟着荀轲学过一段时间的,比你还早呢。荀轲都没将墨家怎么样,你还想将儒家给赶尽杀绝啊?”

顾担随口问道。

“真金不怕火炼嘛。”

商无所谓的说道,端起面前的粥小口小口的抿了起来。

他的牙齿已经不太顶用了。

所幸日常进食还不算负担。

绿豆粥入口带着微微的苦涩,随即是清凉,最后是极为细微的甜意。

“亏你还吃人家的粥呢。”

顾担白了他一眼。

“两码事,不掺和。”

商一本正经的回答。

“你真无趣。”

“习惯了。”

商是个无趣的人。

在顾家小院也好,走出夏朝皇都也好。

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免不得要拐到正事上来。

连一丝丝的幽默和洒脱,顾担都没从他的身上看到过。

别人周游天下,如同散心,欣赏良辰美景,谈一谈风雅趣事,自得其乐。

这家伙倒好,简直像是朝廷派来的巡抚,就差扒开别人族谱翻一翻了。

这种性格,也难怪没什么朋友。

两人享用过这一顿绿豆粥,带着一同吃饱喝足的毛驴,继续向着更远处行去。

当毛驴带着两人来到扬州的时候,满城繁华尽入眼中。

这里的人总是步履匆匆,似乎总有很多忙不完的事情要做。

就连说话,都比夏朝其他地方的人要快上一些。

每到一处都是不同的生活。

当又一次春暖花开的时节过后,在扬州留恋了许久的毛驴,终于舍得离开那个温柔乡。

他们来到了羽州。

尚且没有深入其中,便已看到街道上一群人,正在围观着什么。

顾担凑事的看了过去。

紧接着便惊讶的看到,那竟是一个头顶一本书的农夫,正用绳子牵着一个被捆住双手,身着官服的官员在路上行走。

道路上的行人对此指指点点,却无人拦路。

在那农夫不远处,还有两个身着甲胄的士兵跟随,竟也只是看着,而没有阻拦。

顾担摩挲着下巴。

夏朝的确有些不一样了。

民擒官,行走于路,却是正大光明。

就连四周的行人好奇有之,惊讶却是没有的。

似乎也很认同这一点。

“这又是什么?”

真心实意

商探着头看了两眼,便笑了起来。

“诰书。”

诰者,上告下曰诰。

也意味着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

顾名思义,所谓诰书,自然便是帝王对于臣子的命令之集合。

这本书是荀师走后,承平帝尚且在位之时,他主导编撰而成的,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承平帝在位之时,除了延续先帝的治国理念之外,做的最大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绝不是法家领袖于他在位之际成长起来。

也不是有心胸和魄力看着商一口气宰了千余位儒生,强势推行法家。

承平帝最大的贡献与心血,就在《诰书》,就在眼前。

《诰书》之中,有重大罪罚列举,比如结党乱政、抗粮抗拆、抗租等事——其实本来还应该有个诽谤皇帝。

只是开国皇帝王莽当初都不曾用过这个理由去惩治别人,最终被民间誉为圣王。

承平帝左思右想,在位成就超不过也就算了,这个是实在没办法。

但格局可不能再差了,于是就没加上去。

启志帝继位后也是雄心勃勃,甚至还想翻转一下夏朝的国策,所以也没定下诽谤皇帝的罪名。

也就是说,如今的夏朝,普通人还是有资格对皇帝去评头论足的,起码不能用这个理由去抓人。

当然,诽谤在位的还好,要是真敢诽谤王莽或是承平帝,那是绝对不行的。

毕竟活的人还可以吵架、还嘴,死了那便是盖棺定论,一切交给史书。

此时再非议,那可就是数典忘祖,而非诽谤皇帝了。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

而《诰书》之中除了各种重大罪责之外,还有承平帝对于夏朝子民的殷切期盼。

包括但不限于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仁义道德、法家的……额,遵纪守法。

倒不是到法家这里就拉了胯了,实在是普通人真没什么好跟法家学的。

最低也得是个小吏,才能用到法家的理念吧?

再不然就得是违逆律法的时候了。

正常人想炫耀自己,可以说自己仁爱、说自己兼爱,也没谁脑子抽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