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之十八 马尼拉湾(1 / 2)

加入书签

“修建海外贸易据点,为了确保贸据点不受侵犯而修建城堡水寨。”

“与当地首领建立友好关系与贸易关系。”

“当双方的信任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就在城寨周围设立村落,立宗祠,开田野,建申明亭,促使当地酋长朝贡。”

这是詹毅在六艺堂时学到的海外移民三部曲,而完成这三部曲之后,接下来还有个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内附中华,郡县其地。

不过当詹毅到达马尼拉湾以后,才发现实际的情况并不完全要按照这三部曲来走。

和欧洲人的殖民情况不同,自唐宋以来,中国本土就陆陆续续有民众迁往东南亚,所以詹毅也好,沈门也罢,无论他们到了南海的那一片海域,都几乎能找到华侨,或者是华侨的后裔,也就是说,华夏在这里已经有了一定的人口基础,而且还是优质的人口基础——华人在这个地区属于“上等人”,有地位,有身份,受人尊敬,甚至享有不同程度的法律豁免权,比如在真腊,番人杀唐人罪死,唐人杀番人则罚金,无金则鬻身赎罪。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

当詹毅到达马尼拉湾的时候,就发现马尼拉湾沿海已经有了三个华人村落,每个村落约三十户到七十户人家不等。这些村落都已经不同程度地与本地人通婚,却又还能保持着自己的姓氏和传统。

其中一村姓陈,一村姓林,一村姓蔡,陈、林二姓是漳州府人,蔡姓是泉州府后裔,都是聚族而居。他们听说天朝有大船来纷纷出迎,款待得极为热情。詹毅的船队亮出李彦直的招牌,这些海外弟子听说是位孝廉派来的人,更是欢喜,便都愿意提供帮助。

詹毅是能进六艺堂的弟子,还不至于迂腐到不顾实际情况硬搬李彦直的教条。现在还没在吕宋落脚,这里便已有了三座华侨村落,他便在三座村落中间选了个良港,取名曰马尼拉埠,立了个水寨。这里正好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詹毅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哲河。那水寨便又叫做哲河水寨。

三座村落并非靠在一起,中间颇有一段距离,陈村在北,林村在南,蔡村最近,但又较深入内陆,当初蔡村的始祖来到这里是沿着哲河而进立寨。以哲河水寨为中心,陈、林、蔡三村为外围三点,圈起来的土地约有五十平方里,这五十平方里的土地土壤肥沃,水源又足,甚宜耕种。

二十多年前麦哲伦成功完成环球旅行,其标志便是横跨太平洋到达吕宋群岛南方的一座小岛,也即中国古代称之为麻逸的地区。从欧洲绕过非洲,经印度洋而到达亚洲的航线暂时为葡萄牙人所垄断,西班牙人要越过大西洋、绕过新大陆再越过太平洋,然后才能到达吕宋,由于成本太大,路途太远,所以侵入亚洲的进度不如葡萄牙来得快。

至今为止,西班牙人的势力也只是到达吕宋群岛南部的麻逸,还没侵入到马尼拉湾这一带,所以这里除了少量华侨之外就只有土著,人口并不甚众,习性又懒,种植技术十分落后,有不少还是靠采集过日子。只是地方富庶,果实多,香料满地,门前窗后都是宝,华人散商到了这里,便拿些中华货物与之以物易物,如此收集香料、黄金。

马尼拉王听说天朝有使者至,派了长老来探视。当时华夏世界若要开发南海,那条件真是得天独厚!天时地利人和什么都准备好了!大明威震四海,周边地区风闻其名都是既敬且畏,且和对西方人不同,当时他们对中国人的抵触心理都不大。哪怕詹毅只是一个来自大明的船长,还并不是朝廷的正式使者,马尼拉王也不敢得罪,邀请他前往王城一会,来邀请的长老那态度也显得又敬又爱。

华侨远在海外,时时都盼着祖国的力量能够到达自己身边,这既是一种感情上的归属,也是一种寻求保护的客观需要。当时自有几个熟悉马尼拉的华裔商人带路作翻译,詹毅便带了二十几个机兵,登岸来拜会马尼拉王,来到这里不由得一愕,原来这“王城”也不过是一座大一点的寨子,都以竹木搭成,方圆百余步,有哨塔竹楼,城门外放着两门土炮示威——这土炮却主要不是杀伤性武器,而是在遇到外敌时放炮召集国人来援,其作用类似于大鼓。其时东南亚诸国火器竟颇为发达繁荣,枪炮种类众多,只是大多都不实用。比如暹罗、安南一带,便常用火器作驱邪之物,作战时仍用传统的武器如刀剑、竹矛等——在土著们看来,这些武器更加合用。

当晚马尼拉王设宴款待詹毅,他的妻妾女儿见詹毅丰神俊朗,又爱慕天朝上国衣饰华贵,就都有意了,马尼拉王当场就要将两个女儿嫁给他,詹毅见他那几个女儿都又黑又矮,就大明男子的审美观来说那是十分丑陋,哪肯答应,死命推辞,说自己在大明有妻子了,马尼拉王大是不悦,几个华商都劝詹毅纳之,詹毅不从,当晚就不欢而散。

詹毅回到哲河水寨后,呆了数日,也没出什么事情。他此来的直接目的是购买粮食,和华裔商人们商量了之后觉得马尼拉本地很难筹集到大批粮食运往大员,便决定到麻逸看看。麻逸在吕宋群岛南部,位于太平洋进入南海的通道上,这时西班牙人已经来到那里并建立据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