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905节(2 / 2)

加入书签

可以从双钩车的一边登上城墙,迅速的达到先登破城的效果。

说起来,这“双钩车”的制造并不困难,汉代的工艺完全能够胜任,甚至都不需要沔水山庄,不需要刘晔与黄承彦的介入,单单廖化就足以完成。

但……

这丝毫不妨碍,意识到这“双钩车”原理后的关羽心头大为震撼。

——『如果用这个攻城,那比起云梯以肉身挡箭矢,无异于事半功倍!能减少超过半数的伤亡!』

关羽擅野战不假,但并不意味着,他对攻坚的原理一窍不通。

自打这“双钩车”出现在眼前,关羽就已经意识到一个重要的事实,攻城战的格局已经因为这“全新的军械”改变了!

变得容易了——

当然,如果说这双钩车已经足够震撼,已经足够让关羽遐想连篇……已经让关羽几乎看到了破“益阳城”的希望!

那么……

接下来的一个攻城器械,那廖化口中所谓的“大家伙”,就让关羽更惊诧、更震撼,乃至于……因为这个,就不止是看到攻取益阳的希望了,眼界与格局一下子就铺开了。

此刻……

晨光熹微,迎着薄薄的、破晓的日,另一件刚刚拼装完成,巨大到……哪怕关羽站在面前,都心头惊骇不已的攻城器械,正摆在村庄中。

这也是一辆战车,论大小,怕是十个双钩车也比不上。

因为要演示如何利用这攻城器械。

故而……廖化早已派江夏兵囤聚其中。

只见,车起楼数层,内藏士兵,外蔽皮革,以牛拉或人推,可出其不意推至城下,因与城同高,可直接攀越城墙,与敌交战。

关羽望着这战车,不由得感慨道:“这等战车比井栏可要雄阔百倍!便是那水上的楼船也要望尘莫及吧?”

廖化连忙解释道:“云旗公子说,此名为‘吕公车’,是兵士们一层层制造,然后拼装在一起,整个装下来,高丈许,长五十丈,楼数重,牛革蔽左右,置板如平地!”

说到这儿,廖化指向那吕公车的最高处,接着说,“一人披发仗剑,上载羽旗,中数百人抉机等毒矢,旁翼两云楼,曳以牛,俯瞰城中……这些,不是我说的,云旗公子图纸上就是这么写的。”

图纸嘛,自然是要文绉绉的,要有逼格!

这么一番话,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高”、“壮”!

其实小部件已经完成,就差往其中装填,各楼层还在拼装。

而等到……所有各层拼装完成后,吕公车的高度……高到比城墙还高,其中容纳千人,需要牛去拖拽,方才能前进。

当然……这吕公车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它是“元顺帝至正十九年”发明的,在元末大混战时期被发扬光大。

再简洁点儿说,这就是一个可以移动的碉堡,在面对敌人坚守不出的局面时,足以做到强行登城。

要知道,这吕公车可是元末期“陈友谅”的杀手锏,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弱点,弱点是怕敌人开城门,直接一阵突突。

那一年,明朝开国大将、朱元璋手下的薛显,就是这么破解的……

但……对于关羽,他巴不得敌人开城门突突出来呢,否则,青龙偃月刀,岂不是锈了。

呼……

目视着眼前成排的双钩车,以及这正在做最后拼装的吕公车,关羽问:“还需要多久——”

“半个时辰……”廖化道。

关羽罕见的点了点头,按照他的性子,也按照他“千里袭人”的作战风格,一般情况下,他不会给敌人半个时辰去准备,但……因为云旗这“不可思议”的发明,这让人浮想联翩的全新的攻城方式,关羽……决定:

——『让这群江东鼠辈半个时辰,又如何?』

……

……

益阳城,乌林港,此间太守乃是吴之四姓中“朱”之一姓的朱桓。

这位朱治的弟弟,注定要与其兄长一起体会到,那人生最大的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

四个月前,同一年的同一天,朱家最杰出的两名小辈朱然、朱异都没了,都死在了江东,死在了“甘宁”的手上。

如今,四十二岁的朱桓看起来神情萧索,仿佛整个面颊上都写满了疲惫。

他今年注定是流年不利。

独子、从小悉心培养的儿子,他的殒命让朱桓整日里变得神经兮兮的,每日都会有几个时辰待在祠堂里。

也不知道是在与那天人永隔的儿子说话,还是在向朱家的列祖列宗请罪。

如果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