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970节(1 / 3)

加入书签

这衙署中,陆逊也在……

其实,正常而言,既是陆家军围的平鲁城,那就算陆逊将这些降兵收纳为陆家军,本也是无可厚非。

可作为投诚而来的一族族长,陆逊对分寸有着敏感的把握,他从来只掌管陆家军原本数量的兵马,从未增添过一人,这也会让他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猜忌与麻烦。

毕竟,这里虽是荆州,虽是关麟麾下,但……事实上,哪怕是关麟,也是刘备麾下,一些敏感的话题,诸如“兵力”,陆逊还是会格外注意的,不能太引人注意。

关麟自然知道陆逊的这份心思,他直接吩咐:“这四千多兵赐予郝昭吧,这次他驻守长沙,以两千之兵抵御数万吴军,居功至伟,他又是荆州四大家族习家的女婿,我本就在思索如何赏赐,这四千多兵,是意外之喜,却也是来的正好……”

听得这四千多兵归于郝昭,陆逊并无异议,只是感慨:“如此最好!”

接下来奏事的是傅士仁的副将,“傅将军已经带兵进入许都城,百姓们夹道欢迎,东吴使者诸葛瑾、吾粲归降,傅将军让末将带话给云旗公子,他已经按照公子吩咐的贴榜安民,与百姓们约法三章,秋毫无犯,除此之外,开仓放粮……重新丈量那些无主田亩,一部分按功勋分给有功之人,一部分则归还于那些被曹魏霸占土地的农人!倒是做这些时,那诸葛瑾、吾粲从旁协助,帮了不少忙……”

其实……这是两件喜事。

一个是许都城的尘埃落定,一个是在诸葛恪的外交博弈下,不仅在与东吴、曹魏于外交层秒博弈中大获全胜,乃至于都把东吴的使者都给劝降了。

关麟对这条禀报似乎很是满意,微微颔首,“我这大哥做的好,兼之有诸葛子瑜的帮助,料来……民心、民意这一项上能够迅速的建立起来,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让百姓们知晓,我们与曹魏是截然不同,我大伯也与曹操截然不同——”

陆逊、甘宁、凌统……还有苏飞与孙皎等一干东吴的降将,听过关麟的话均是深以为然。

不过,他们却更关注着下面这条禀报。

至于缘由,无他……这是来自柴桑那边的急报。

而关麟身旁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与东吴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

他们更关注二将军关羽如今打到哪了?

战况如何?

千呼万唤,第三个禀报的人是赵累,他从前线的关家军处风尘仆仆的赶回。

轮到他禀报,当即拱手,“禀四公子,二将军那边一切顺利,如今柴桑城已经悉数收复,水军战船也第一时间调度与庐江的东吴水军隔江相望……近日,二将军也与曹魏将军张辽见面,议定了进攻的方案,一切都按照计划在进行,四公子可放心!”

无疑……

赵累是轻描淡写的将庐江一战的形势给描绘出来。

可……他越是轻描淡写,陆逊、甘宁、凌统、苏飞、孙皎越是担心,几人彼此互视,最后还是由陆逊提出质疑。

“庐江是东吴最后一道屏障,凭我对孙权的了解,他一定不会放弃,除此之外……凭我对东吴的了解,这里的百姓安居而厌战,面对敌人……只要是保卫东吴疆土,他们会不遗余力,殊死一搏……所以……”

俨然,陆逊想表达的意思是这仗不要想的太乐观。

哪怕是关羽、张辽联手,这一仗也一定不会简单。

反观关麟,面对两人提出的质疑,关麟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其实,庐江这一仗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因为……它只有一战,那便是首战,若首战大捷,单我爹与张文远的名字吓也把吴人吓死了!什么吴人安居而厌战,什么吴人有守土之心,统统会被‘小儿止啼’的恐惧代替,反之,若首战败,真让吴人打出信心了,反倒是庐江就不好啃下来了……”

听着关麟的分析……

陆逊连忙接着问:“云旗这话……想来是有破局之策了?”

“有……倒是有一点……”关麟也不隐瞒,“廖化在那里,想来……他已经把我在江夏为这一仗准备的秘密武器拿出来了吧?这可是一份大礼,经我爹与张文远之手送给那孙权,可足够他孙权吃上一壶的……”

“权且希望他不要不识抬举吧!”

关麟的话戛然而止,再深入就涉及机密了,关麟没说,陆逊等人也不会去问。

只是……考虑到此前的连弩、偏厢车、蹶张弩、飞球……可以想象,关麟送给东吴的这份礼物,想必厚重的很!

当然,这对于陆逊、凌统、甘宁、苏飞、孙皎而言……

只要是痛扁孙权的,他们是喜闻乐见。

说完了这些正事,最后一名奏事的是来自江陵的一个……管家。

没错,是关府的管家。

关麟还诧异,怎么一个管家,也能来此衙署禀报。

却听得这管家禀报道:“四公子,小的本不该出现在这里,但……事关胡夫人的吩咐,小的又不得不说。”

“我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