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37节(8 / 8)

加入书签

,原本还有一大片工人村落,不过此刻这些美丽的东西都已毁于战火,这月月初,马英所部的一个骑兵旅突然对辽阳发动了数百里奔袭,猝不及防的辽阳军民伤亡惨重,奔袭成功的汉军骑兵忠实的执行了汉军总参谋部下达的作战训令——此次战役不得拖拉怠慢,不许滞疑不进、不得贻误战机,凡地区兵民,不论满、汉、蒙,皆以辫发衣着为准,若有不听劝告绞辫易服者,一律就地正法。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留头不剃发,剃发不留头。

很显然,经过大规模屠杀之后,这个大型作坊和居民村落已经不复存在,而林风此刻也没什么怜惜的意思,战争就是战争,自有她自己的游戏规则,至于收买民心巩固统治那是战争胜利之后的事情,鱼与熊掌兼得这种美事可遇不可求,何况就马英部队的角度来看,深入敌区四面受敌,他们也只能采取这种手段才能从容地就的补给保持战斗力,从而赢取战场优势。

几万人同时动手,足足花费了数个时辰才把这片废墟清理干净,在一片平坦的原野上,这个小山冈的视野相显得当开阔,借助单筒望远镜,林风可以径直望到远处的通辽城墙。

相对于锦州、山海关这类军事重镇来说,辽阳的防御体系还算不上什么坚固,就目测观察来看,这座城市的城墙并不是很高,而且时下正是枯水季节,城外的护城河也显得异常干涸,不过林风明白,在关外地区,各个城市都不是很重视护城河的防御功能,当然这并非是因为降雨不足,中国东北地区有着漫长而严酷的冬季,待到那个滴水成冰的季节,护城河就自自然然结成了厚实的冰层,慢说过兵,即算是推上笨重攻城车,也是可以碾过去的。

真正的考验是城墙,经过数十年明清战争的各个关外重镇,城墙都是厚实厚实得出奇,实际上这个地区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先大规模使用攻城火炮的战区,久经战火之后,防守者的筑城技术也大大提高,投入的成本也更为巨大,譬如眼前这个通辽城墙,通体都包裹着坚硬的大青石,内里的粇土敦得坚固非常,然而除了这些之外,林风更没把握的是巷战。

经过马英部之前的奔袭之后,通辽城的军民显然进入了同仇敌忾、以死相拼的状态,实际上根据之前的情报,清军在通辽的兵力统共只有四千多人,居民约莫十六、七万,其中可被征发的壮丁应在四万人左右,而且因为辽阳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冶金城市,这支防守部队的装备也相当不错,城墙上的守城炮有近二十门,粮秣、军械等其他战争物资经过将近一年多的囤积,也相当充足,足够可以支撑城内守军坚持六至八个月。

似乎是一块硬骨头。

第十一节

围城进入第三天,围绕着这座不大的城市,数万民夫分成三班,昼夜不休的修筑炮台,为汉军炮兵部队的攻城重炮修筑炮垒,起初因为缺乏铁具和木料,工程进度一直非常缓慢,但随着中军骑兵部队的展开,原本就被马英部队击溃的八旗散兵游勇要么就歼,要么遁入深山老林,大军尾翼被彻底肃清。在林风催促下,鞍山的铁具和海城子的木料陆续到位,数万骡马大车流水马龙辗转往复,辽阳城四门各处高地的炮台逐一完工。

激烈的炮战自昨夜凌晨开始,已经整整打了六个时辰,辽阳城的炮兵火力以及炮兵部队的技术能力大大超出了林风的预料,根据战前的情报,辽阳城的守城炮似乎数目不多,除了小炮之外,两千斤以上的重炮仅仅只有两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情报显然是错误的。从昨天夜里突然发动的炮袭来判断,辽阳城的红衣大炮至少有五门以上,而操作这些重炮的炮手军事素质也相当之高,反应亦极为迅速,实际上当凌晨四点汉军大炮刚刚轰出三波炮弹之后,防守炮兵的火炮就立即开始了还击,而令人惊叹的是,守军的还击居然极为精准,还击炮火第一波测距,第二波校正,第三波就直接命中了城外的炮垒,随后双方激烈对射,汉军炮兵的优势胜在数量和坚固的炮垒工事,而清军炮兵却以极快的速度,利用炮架下的滑轮在宽阔的城墙上频繁转移射击阵地,以机动灵活的战术拼死还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