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105节(1 / 3)

加入书签

“这只看着还很小的样子呢。”

光有体型没有毛色在懂行的人面前什么都瞒不住,别的大鸟都是多么多么“威风”,轮到她和其他一些年幼猛禽就是多么多么“有活力”。

一来二去,安澜郁卒,干脆不下去了。

因此在大部队行进到西山时,她飞在2000米的高空,视野格外开阔。

随着距离越拉越近,城市也如一张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让人情不自禁地想飞得更高一些,看得更清楚一些。

安澜紧跟着一只凤头蜂鹰,丝毫不理会对方因为被金雕逼近而发出的惊恐万状的叫唤,只是一味地螺旋上升。

在强大的上升热气流的支撑下,拔升似乎毫不费力,不仅是她,成百上千只猛禽都在拔升。

它们遵守着某种不可被说出的规则,一只跟着一只,一群跟着一群,好像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什么和山路一样弯曲的飞行航道似的。

很快,最顶上已经飞到了近5000米的高空。

从这个高度朝下看,就好像围绕着一根看不见的擎天柱,高至5000米,低至600米,都有大鸟在张开翅膀借力盘旋,它们在一起,共同汇聚成龙卷风的风壁,汇聚成一张铺天盖地的旋转的巨网。

这是何等壮观的鹰柱!

游客们几乎忘记了呼吸,此时此刻,他们仿佛也化身成一只飞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没有尘世的烦恼,没有生活的重压,只有乘风而起的锐意,只有居高临下的畅快淋漓。

他们看着天空。

而安澜却看着大地。

她在看着这座有着三千多年辉煌历史的古城,看着城市中宏伟又规整的紫禁城,看着让无数人自豪的奥运地标建筑,看着美不胜收的颐和园,看着曾经站立过无数伟人的城楼。

时间过去多少年了?城楼上的红色可有暗淡吗?天坛公园里的长耳鸮是否回来了?穿行在筒子河边,又能见到多少雨燕?

她可以亲眼看看。

或许将来有一天,她也能亲眼去看看前世记忆中的江南小巷,看看山城灯火,看看雪域高原,看看天池瀑布。

然后找个合适的地方安家。

如果说南北走向的山脉和它们边上的上升气流组成了一道空中高速,那么猛禽大群就可以被看做是坐在同一辆长途汽车上的旅客。

大家坐了同一班车,下车的地点却各不相同。

从北京往南飞出三百公里,约莫是纬度足够低、气候也合适了,渐渐地就有猛禽从大群中脱离,去往自己熟悉的越冬地点。

不过一路上总会有从其他方向飞来的猛禽加入其中,就这么减减加加,等大群进入四川盆地时,规模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庞大。

重庆观鸟者记录下两个“万猛日”,超过八个“千猛日”,由此他们推断出近年来国内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猛禽种群数目进一步上升。

安澜发现大群在四川盆地发生了一次分裂。

这回不是一小撮一小撮地离去,而是真真正正有半数大鸟像散掉的蒲公英一样朝四面八方荡开,不出两日,原本遮天蔽日的迁徙大部队就严重缩水。

可是猎隼夫妇还在继续赶路。

看它们俩这么老神在在,一副不用看导航的老司机的模样,安澜也就放下心来,还有兴致和沙乌列联系联系合作技巧。

两只大金雕鸟鸟祟祟地从大群外围约四五十米的落单位置往前追到大群背后,然后采用交替追逐和急速上升的手段,把一只深色凤头蜂鹰撞得失去平衡,打着转栽落下去。

其他凤头蜂鹰顿时叽叽呱呱叫起来,连忙加快速度想逃脱两个恶霸的魔爪。凤头蜂鹰是大部队里的主力军,它们这一加速,带着整个大群也快了不少。

被拍晕的小可怜在四百米高处恢复知觉,沙乌列还想下去找它继续“玩耍”,安澜却看上了飞在队伍另一侧的浅色个体。

没错,同为凤头蜂鹰,大家的长相却天差地别。

因为战斗能力弱,容易被其他猛禽抓走吃掉,凤头蜂鹰只好使用拟态大法。

有的长得像花雕,有的长得像白腹隼雕,有的长得像蛇雕,有的长得像鹰雕……

总之宗旨就是谁能打长得像谁,能骗一个是一个。

简直枉为猛禽。

不过它们有个非常可爱的习惯——吃完蜂类大餐后吃不完兜着走,和鱼鹰一样,常常能看到带着蜂巢在天上飞然后被嘴馋同类团团围住的“受害者”。

安澜盯上的就是这么一只。

倒不是准备杀鹰吃鹰肉,主要是想得到那个个头挺大的蜂巢,不看看有没有蜂蜜吃,金雕能不能吃,又好不好吃。

于是两分钟后,她像前几天抢劫鱼鹰一样飞过去抢劫了蜂鹰。

对方敢怒不敢言,叽叽呱呱地叫了一阵,没过几天就找了块越冬区域飞走了,也不知道是真到了目的地还是不想再和往年基本碰不到的金雕大魔王待在一起。

安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