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dzzshuwu.com

第61节(1 / 3)

加入书签

上层利益就这么大, 丰饶的南边被楚家占了这么多年, 别人喝口汤都不容易, 还要看楚家脸色。

如今楚家出现了颓势,都不用皇帝下命令, 自会有人为了自己利益对楚家露出獠牙。

总之听说了这个事儿大家的心情都很不错。

再然后皇帝就给他们放了个大。

哦,其实也不是皇帝, 而是远在西北的孟抚江上了请河西郡王世子的折子。

众所周知, 这位大将军如今已经七十五岁了, 一生中只生育过一个女儿, 并没有其他的子嗣。

按照往常无嗣有爵位的人家来处理的话,孟抚江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将爵位给自己的兄弟侄子继承,另外一个就是从有血缘关系的族人中挑选一个嗣子传承爵位。

只不过这种不正常的爵位传承,上头的皇帝若是看你顺眼那就抬抬手允许了,要是皇帝不待见你,那请封的诏书压个几年,或者找借口削一等那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孟老将军很显然选择了第三个方法,他请封的世子是他的外孙,是他的独女外嫁后生下的儿子。

虽说这外孙是当初说好了跟孟老将军姓的,但毕竟没有正式的过继回孟家,所以就显得不那么合规矩。

但总归还是情有可原,再加上孟老将军的功绩摆在那里,皇帝愿意抬手通过满朝大臣都觉得很正常,之前他们陛下这么大气一口气封了三个郡王,如今不过是情有可原的请封世子,实在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但偏偏皇帝没同意。

满朝的官员都懵了:不是,陛下你是不是有些不符合您的人设啊!

当今虽然霸道了些,但为人有底线,性子也是通情达理。

这种显而易见的人情世故,甚至是能给自己刷仁义名声的事情,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河西郡王的请封虽然情有可原,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今日朕为河西郡王破了例,来日就会有人以此为先例,长此以往便一发不可收拾。”皇帝的话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他们的传统就是寻找传统。

一旦要做什么事情发现有困难,那么如何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准确,有先例可循,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而出这一招往往能出奇制胜。

满朝想要进言的大臣顿时都哑火了。

孟抚江的请封折子就这样暂时被压了下来,皇帝虽然说了这样子不行,但也没有立刻把折子打回去,那就说明还有回转的余地。

难不成直接过继,按规矩走完流程?

这也是一个办法。

但是又问题来了。

能和孟老将军做亲家的也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更不是什么谄媚没有风骨的人家。

人家又不是养不起儿子,能让孩子跟孟老将军姓是因为敬重孟老将军的为人和功绩,可不是让孩子去外公家里打秋风的。

若是孟老将军这一波能把爵位请下来,那么为了孩子好,人家爷爷奶奶自然不会废话多说什么,但是为了外祖家产直接过继过去,这吃相太难看了,人家要脸肯定不干。

事情就这么僵住了。

转折来自半个月后东北的一封折子,一封同样的请封折子,来自辽东郡王廖启昌。

比起孟老将军的情有可原,廖启昌的请封折子简直是匪夷所思。

因为他要请封自己的独女为世女,但知道不合规矩,所以愿意主动降爵,为女儿请封的是公爵世女,另外还为几个侄子请封一串的杂牌将军,请皇帝买一送一串。

理由是:同胞血脉,理当同等对待。

至于他女儿请封,那是因为爵位是他挣的,你看侄女他就很贴心无视了,没有再扯朝堂上诸位的神经。

满朝大臣:我们谢谢你啊!

廖启昌的请封看起来完全是乱来,但是有聪明人很快就摸到了其中的脉门,在这么一寻思:嘶——三个新封的郡王居然都没有儿子可以顺利继承?

这时候巧合?!

到底是上天安排的,还是他们陛下如此心思缜密,誓要在爵位继承这一块上拉一道口子?

可是爵位继承历朝历代都有现成的规则,如今的大周已然是藩王最少,实封独一的朝代了,还能怎么弄?

况且便是要折腾,三位郡王说到底也都只是虚爵,便是真的拉开了口子又能怎么样?朝廷缺那几个钱?那一开始还不如不封……不对……

不少人回过味来了,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这口子最后是要落到靖王府头上的吧……只是靖王府也不缺儿子,便是世孙没了,但世孙还有弟弟,世子也还年轻也能生,最不济靖王都说不定还能有老来子。

西南靖王府除了已经没了的世孙没有孩子,上两代那可是子女一大把,人丁兴旺得很,绝对不存在爵位无人继承或者旁落的可能。

于是没几天,皇后的侄儿,大理寺少卿上书修订爵位财产继承相关的法令。

皇帝大手一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